近期,据环球网报道,特朗普公开表示怀疑能否与日本达成关税协议,并威胁提高对日关税,美日贸易谈判局势陡然紧张。
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此番态度突变并非毫无缘由。从经济层面看,美国长期存在对日本的贸易逆差。以2023年数据为例,美国从日本的货物进口远超其对日本的货物出口,数额差距明显。特朗普试图通过加征关税,迫使日本在贸易上做出更多让步,减少美国贸易逆差,推动美国相关产业发展并增加就业岗位。
在政治方面,特朗普将贸易谈判当作重要政治筹码。通过对日本采取强硬措施,向美国国内选民展示其维护美国利益、对贸易伙伴绝不手软的强硬形象,以此获取选民支持,巩固自身政治地位。此外,美国全球战略布局因素也不容忽视。在亚太地区,美国企图通过贸易手段强化对日本控制,确保日本在政治、军事等多方面紧跟美国步伐,维持美国在该地区的主导权与影响力。
面对特朗普的威胁,日本陷入两难困境。在农业领域,大米在日本具有极其特殊的地位,不仅是重要食物,更深深融入日本历史文化,是日本民族身份、社会结构和政治演变的关键塑造因素。同时,日本农民群体在政治格局中影响重大,尤其是在部分选区,农民选票能够左右选举结果。日本自民党为维持执政地位,长期以来极力维护农民利益,实施大米减产政策以维持高粮价。如今特朗普拿大米问题发难,直击日本政治敏感点,日本政府难以轻易妥协。
展开剩余59%日本汽车产业同样面临巨大压力。汽车产业是日本经济的支柱产业,对日本经济增长、就业等贡献巨大。
特朗普(资料图)
美日贸易摩擦产生广泛影响。对日本经济而言,一旦美国加征关税措施落实,日本对美出口受阻,经济增长动力减弱,企业盈利减少,可能导致企业裁员,失业率上升,经济复苏进程严重受阻。在美日关系上,贸易摩擦使美日同盟关系出现裂痕。日本民众对美国信任度急剧下降,据《读卖新闻》舆论调查,68%的受访者明确表示“不信任美国”,其中22%断言“完全不信任”。日本国内对于是否应继续过度依赖美国产生质疑,日本在外交政策上或逐渐寻求更多自主性与灵活性。
在此形势下,中方早有布局。在经贸合作领域,中国持续加强与日本沟通交流,积极拓展双方在新兴产业、绿色经济等领域合作机会,推动双边贸易与投资稳定增长,降低美日贸易摩擦对中日经贸关系冲击。在多边贸易体系建设方面,中国始终坚定支持并积极推动多边贸易体制完善与发展。通过参与和引领区域贸易协定谈判,如积极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实施,倡导自由贸易理念,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为全球贸易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增强全球经济应对贸易风险能力。
贸易(资料图)
从自身经济结构调整来看,中国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步伐,大力推动内需市场拓展,提升国内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降低经济发展对外部市场特别是单一市场的依赖程度。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高产业附加值,增强国内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竞争力,提高经济抗风险能力与韧性。
未来,美日贸易摩擦走向仍充满不确定性。若双方无法通过谈判妥善解决分歧,贸易摩擦将持续升级,对两国及全球经济造成更大负面影响。而中方凭借提前布局与积极应对策略,有望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与政治环境中保持自身发展稳定,同时为推动全球经济合作与稳定发挥更重要建设性作用。
发布于:江苏省牛配资-配资炒股交易平台-天津专业炒股配资网-证券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