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们来聊个超给力的政策,那就是,国家育儿补贴正式落地啦!
每个孩子每年能领到3600元的补贴,这笔钱虽然看起来不算特别多,但是对于有3岁以下小宝贝或者有生娃计划的家庭来说,可算得上是一个不小的惊喜了。而且,这笔钱不仅能缓解养娃压力,还可能撬动一系列行业的消费需求。接下来,就让小夏带大家深入了解一下,这项新政策背后的那些事儿。
早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就提出“建立生育补贴制度”,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又明确了“发放育儿补贴”。到如今,备受期待的政策终于落地。(中国政府网20250305)
根据最新公布的《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从2025年1月1日开始,对合法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补贴,现阶段国家基础标准是每个孩子每年3600元,发放补贴直到孩子年满3周岁。(新华社20250728)
这可是个实打实的“现金红包”,不需要再缴税。有网友笑称“新生儿自带了奶粉钱”,而且小夏发现,这项补贴不只是对新生儿的“独宠”,即便是早于今年出生、只要不到3岁,也能按比例获得相应的补贴。假设你孩子是在2023年12月出生,那就能领到24个月的补贴,也就是7200块。
这次政策的最大亮点在于“雨露均沾”。要知道,之前很多地方性的育儿补贴是针对二孩、三孩的,比方说,最近因出生率大增而再次引发关注的湖北天门,那里如果生个二胎,最高能拿到21.6万元的综合补贴,生三胎的话,甚至能拿到28.5万元。(中国人口报20250723)
展开剩余67%而此次国家育儿补贴不限孩次,把一孩也囊括在内,按目前每年大约2800万的婴幼儿家庭、每个孩子能领3600元补贴来算,国家每年大概要掏1000个亿。财政部社会保障司司长7月30日表示,今年初步安排预算900亿元左右。
除了直接减轻养育负担外,还有两大好处,一是促进生育,二是提振消费。
先来说说这项政策怎么促进生育的。像湖北天门、四川攀枝花这些城市的试点,就证明了育儿补贴对“提升生育率”确实有帮助。当然,光有补贴还不够,鼓励生育还得配合其他的政策措施。
比如,7月25日召开的国常会就部署了逐步推进免费学前教育的计划。这意味着,未来3到6岁的小朋友,家长可能每年省下几千到几万块的幼儿园开销。再有此前国家医保局局长介绍说,31个省份和兵团都将辅助生殖项目纳入到医保报销范围。这样一来,有生育计划的家庭能更轻松地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更重要的是,国家这波育儿补贴,对消费的带动可不只是“奶粉钱”那么简单。毕竟,孩子常被视作“消费黑洞”,从奶粉、纸尿裤,到洗护用品、玩具服装,再到早教、托育、月子中心,几乎没有不花钱的地方。
像婴儿配方奶和母婴用品,是最直接的受益者,往往娃一出生就得用。再比如母婴连锁店,这几年因为出生率下滑业绩一度承压,但今年不少门店已经恢复增长,补贴一落地,门店客流和销售有望持续回暖。
浙商证券认为,随着生育补贴政策实施落地,有望改善市场预期,母婴消费产业链或更多获益,汽车、餐饮等领域也可能迎来估值重构。(浙商证券20250729)
从经济学角度看,像这种直接打到卡里的补贴,属于“转移性收入”。和工资、经营收入相比,人们通常会更愿意把这类钱花出去——你可以理解为“这钱花起来没负担”。研究经验也证实了转移性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是明显高于其他收入类型的。换句话说,同样是多出一块钱,来自政府补贴的这块,更可能马上变成实际消费。
对此,国金证券指出,2024年我国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为68.3%,今年发放的育儿补贴将形成855亿元的消费支出,拉动社零增速0.18个百分点。(国金证券20250729)
总的来说,这次国家育儿补贴的出台,不仅是对年轻父母的一份贴心关怀,更是一项着眼长远的宏观政策。它不仅能缓解家庭的育儿压力,还可能撬动母婴、教育、医疗等多个行业的消费升级。从“孩子的钱”出发,带动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力和人口结构优化。未来,随着相关配套政策不断推进,这笔看似不大的补贴,或许会释放出不小的能量。
温馨提示:本文所述不作为个股推荐。本资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资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我公司不就资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市场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发布于:北京市牛配资-配资炒股交易平台-天津专业炒股配资网-证券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